吴玉韶:做好农村养老服务,要坚持四个原则:一要坚持实事求是、因地制宜,不能追求一个模式解决问题,不能搞一刀切,也不要追求“高大上”,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。二要坚持问题导向,要聚焦老年人实际需求,突出重点,政策要由“漫灌”变为“滴灌”,重点要解决好农村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问题。三要坚持资源整合,政府、社会、市场、家庭、个人要共同参与形成合力,要坚持家庭在养老中的基础地位,坚持社会化、市场化的发展方向,政府要明确自身定位,划清责任边界,避免大包大揽,为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营造更好环境。四要坚持理念引领,要以积极老龄观、健康老龄化新理念为引领,发挥老年人自身主观能动性,农村养老有自身的规律,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,要尊重农村的风俗习惯,使农村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。
乔晓春:从国家层面来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,尤为紧迫。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需要国家、乡村和家庭的共同努力。国家应该承担两方面的责任,一是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包括政策、制度、设施、人员等内容的设计和构建;二是针对特殊困难群体,构建政府兜底的农村老年人特殊救助制度;乡村应承担组织和落实任务:包括落实基础养老设施建设和人员安排,通过修改村规民约形成基层的尊老、敬老和养老规范,连接需求和供给两端,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服务安排,同时发挥农村自治组织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帮助;强化家庭的主体责任,考虑将子女对父母的支持与某类福利制度结合或配套,让子女对老年父母的支持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。
贺雪峰:“十四五”规划《建议》第四十七条明确“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”“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”。
在农村,只要身体健康,具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不是负担而是资源。农村留守老年人中真正面临困难的是失能、半失能老年人。农村有大量低龄健康老年人,他们有参加互助养老的意愿,若提供部分公益岗,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;发展互助养老可以大部分解决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基本照料问题。当地政府可以在村庄建设小规模互助养老中心,成立老年人协会,组织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,进一步增加农村社会资本。国家支持通过时间银行、志愿服务,由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提供包括日间照料、送餐等服务。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建失能老年人照料中心,通过设立公益岗位动员村庄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服务,并通过制度和资金投入来支持农村互助养老。
中国农村养老问题怎么办?(2025年05月),感兴趣的长者拨打:电话:400-8778562 了解具体收费/预约参观!
特别提醒:本文收集整理或摘抄于网络,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更多信息科阅读《 行业观察 》栏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