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年初,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,今年至少写24篇原创文章,这是第24篇,留给井然。
养老行业中有很多人物专访的文章,但我从未写过,这是第一篇,也留给井然。
井然的背后,是一段中国养老行业的发展史,从茫然无措,到逐渐落地,他的背后,更是一个有志向的年轻人,在热爱与创业的路上,逐渐走向丰满人生的过程。
作为相识多年的好友,作为志同道合的同业,我会用第三人的视角去思考他这一路来的风风雨雨,我觉得,像井然一样,每一个身体力行在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人,都是“人物”,都值得称颂。
01.青春,与养老有关
2011年,在一次闭门沙龙活动上,与井然相识,那时我们都还是刚刚毕业,二十出头的小青年,都带着对养老事业的无限情怀与畅想,如今转眼,都已是三十出头的老炮儿。
2008年,在美国大学毕业后,井然踏上了回国的路,但他并未着急找一份工作,而是用了大半年的时间,踏遍了祖国的大部分土地,最北到了满洲里,最南到了天涯海角,最西到了香格里拉,之后,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。
井然说,他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,都会去看看当地的菜市场、金融中心、规划馆,当然还有他最爱的酒吧。
与2007年第一次到上海实习时的感受一样,他发现大陆是一个比想象中的更包容的世界,有形形色色的人,有可以承载他梦想的土地。
也正是在这次旅行中,井然找到了与“养老”的缘分:
从上海到杭州的路上,他看到钱塘江有很多留守老人无人照顾,也看到昆明翠湖公园里成百上千的老人载歌载舞,放飞自我的场景,从那一刻起,他觉得:“养老,是一件很有社会意义的事情”。
井然的青春,从此,就从未离开过“养老”。
02.养老1.0:萌芽,在迷茫中探索
2009年,井然凭着一腔热血,写了一份“养老院商业计划书”,在北京城开始了“找钱”之路,跟预想的一样,人生地不熟的他,这次融资并不顺利。
说到为何想做养老院?这或多或少与井然的家族有关,井然的姑姑在台湾经营着一家连锁家庭式小规模养老机构品牌——“庄敬安养中心”,单体床位规模不超过50张,定位失能、失智长者的长期照护。
在这次融资失败后,井然偶然结识了一家“有政府背景的基金公司”,虽然对方暂时没有招人计划,但井然毛遂自荐,哪怕只有2000块钱的月薪,他也心甘情愿,特别卖力。
不过,好景不长,井然逐渐意识到这家公司并非想做养老,而是利用政府背景的“骗子公司”,养老只不过是骗取土地和融资的道具,实际上连他一个月2000块钱的薪水都发不出来。
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,踏入社会的年轻人,这是井然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“灰暗”,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,他利用休息时间去教英文、帮企业做营销策划,挣些外快。
但这次的“灰暗”并没彻底打消他做养老的初心,几个月后,井然调整了方向,暂时“放弃”了开养老院的计划,而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,开始做起了养老行业平台网站,这也就有了国内最早期的行业资讯类网站——“养老地儿”。
03.养老2.0:“养老地儿”,有年代感的记忆
在我的一台早已不用的笔记本电脑里,至今仍保有一个文件夹,文件夹名字叫“养老地儿”,里面储存着的,正是从井然的“养老地儿”网站下载的一些行业政策、研究报告类文件。
10年前,中国的养老行业依然处于落后时代的萌芽期,几乎没有一家市场化的行业平台网站,也没有如今产业链上的各种供方资源。
正是看中了这方面的行业需求,也为了通过这个平台积累更多的资源,加之相比做养老院,网站的投入更小,于是井然一个人做起了“养老地儿”,并不定期举办“小型线下行业闭门沙龙”。
正是在这一次次的闭门沙龙上,我们结识了养老行业早期很多优秀的年轻人,成为挚友。
如今的养老行业与10年前相比,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对于我们这些第一批进入养老行业的年轻人来说,“养老地儿”是我们内心深处无法抹去的记忆,虽有些久远,但依然温暖。
04.养老3.0:陶乐家,九死一生后的涅槃
正是在一次沙龙上,井然认识了一位天津养老圈的前辈,于是就有了之后的“陶乐家”。
2013年的一个深夜,接到井然的电话,从电话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兴奋,因为他终于有机会去实现自己开养老院的梦想了,而这个梦想发起的地方在天津。
离开北京,意味着要与女友分隔两地,也意味着对这位天津老大哥的绝对信任,意味着一段未知,但一定会充满荆棘的人生就此开始。
之后的故事是这样的:女友提出分手;被合作方背叛;合伙人撤资;黑社会到现场恐吓;被房东清退;被政府联合取缔……
多少个深夜,我接到井然的电话,听他诉说着发生的一切,我知道,这是他人生中“最极致的黑暗”,在那个时期,“人性”于他,是那么的可怕。
创业,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充满光鲜的旅程,但只有那些真正创过业,用自己的钱创过业的人,才知道光鲜只是成功的那一瞬间,在其它的所有时刻,都是痛苦与磨难。
因此,只有创业,才能让一个人真正的、快速的、全方位的成长,在创业的路上永远没有失败者。
背负着上百万的欠款,井然和他的团队却依然选择坚守,只为对得起那些可爱的老人和信任他们的家属,而他们的这份坚守也赢得了老人家属们的支持,许多家属通过“提前预付”、“多交押金”、甚至“借款”的方式,帮助陶乐家度过了难关,有家属还利用个人资源,给陶乐家找了新的物业。
我想,这一切的发生,让井然看到了人性中“善”的一面,也更加坚定了他走在养老路上的信念。
九死一生后的陶乐家,凤凰涅槃。
陶乐家养老:养老事业就是一场马拉松!(2025年05月),感兴趣的长者拨打:电话:400-8778562 了解具体收费/预约参观!
特别提醒:本文收集整理或摘抄于网络,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更多信息科阅读《 行业观察 》栏目!